長時間站立對於肌力不佳的長者而言是一個負擔,改造衛浴間,必須考量到降低站立時間,以及如何讓坐下不因肌力下降而成為高負擔的動作。如果曾因背部肌肉發炎或拉傷,無法順暢從站姿變為坐姿到馬桶上,便能理解對於逐漸流失肌力的年長者而言,“坐到馬桶上” 這個看似再平凡不過的動作能夠造成多大壓力。..《資料來源:銀髮宅居家改造 – 廁所浴室高齡友善指南 》 當身體從站姿改為坐姿,少不了肌肉運動,而「降低肌肉負擔」可以增加改變姿勢的信心和增進平衡感,進而提昇安全。意思是如廁時,當在改變姿勢時,如果可以將重量均分到身體不同的位置,讓每處肌肉承擔較少重量,就可以改善姿勢變換的順暢度,與提升如廁的安全性。 有效改善坐到馬桶上、或自馬桶上起身的順暢度與安全性,如下是常見的辦法:
常見家中有慢性病行動不便的受照顧者,多是由家人或看護協助如廁,照顧者在清潔屁股時都要帶著手套與口罩,往往耗時與不便。安裝免治馬桶,對於行動不便的人,或受照顧的長輩來說,不單單是增加如廁的舒適,亦是維持如廁隱私與尊嚴感,也減輕照顧者的負擔。 一方便要「減少馬桶與身體的距離」,以增加如廁時的穩定性與安全性,另一方面又要保留「安裝免治馬桶」的彈性,這時增高式的馬桶就很好用。無障礙環境改造過程中,如果碰上長輩雖可自行如廁,但蹲坐與起身無力,我們都會推薦這款高度規格43cm的增高馬桶,加裝一般馬桶蓋或是免治馬桶後,整體高度能夠達到45-48cm左右(符合無障礙廁所盥洗室應使用一般形式之馬桶高度為40-45 cm)。 改造完的增高馬桶,不論是安裝免治馬桶蓋,或是安裝沖洗器,都大大的幫助照顧者進行每天最重要的事「上廁所」,照顧過程中:受照顧者舒適了,照顧者也就省心了。
單純的跌倒不僅導致老年人肢體傷害(如骨折或軟組織損傷)所帶來行動不便的不良後果,而爾後擔心再次跌倒的無形恐懼,更會影響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上的自信以及心理障礙。大多數老年人在跌倒後,不僅會造成即時性軀體傷害、功能的障礙以及心理的壓力;而有部份的跌倒老人,亦會害怕在未來的將來會再次發生跌倒的恐懼,因而衍生自我活動設限的心態;由於喪失獨立活動的功能,更加重老年人健康防護上的成本負擔。..《資料來源:老人跌倒原因之探討》 個案的王伯伯因慢性病史,幾次沐浴時差點跌倒的負面經驗而後拒絕至浴廁沐浴,目前只能採用床上擦澡的方式,對家屬來說,期待環境改造除了希望藉由控制與調整外在環境,增進王伯伯居家活動時之獨立性,並預防王伯伯在活動時發生意外,更重要的是,使王伯伯不再有負面心理,增進居家活動,才是真正減輕照顧者的負擔,增進照顧的便利性及安全性。 王伯伯80歲,高血壓、腦中風、眼睛黃斑部病變視力模糊、重聽等病史,因之前跌倒致股骨骨折接受復位固定手術,出院後因疼痛及離床跌倒的負面經驗導致臥床居多,目前持續接受復健,家屬希望能於家中環境便利照顧及至浴廁沐浴,增加離床活動的機會。於申請「長照2.0: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補助《更多資訊按我...》」,綜合評估師與我們實務上建議如下改造: 照顧王伯伯有乘坐便盆椅從臥房至浴廁沐浴的需求,但臥房為架高和室地板,不便於便盆以推行。故改造拆除臥房架高式和室地板、移除臥室內木製桌面及衣櫃,增加臥房空間。 沐浴時,王伯伯必須乘坐便盆椅進入浴廁,但室門口門檻(高5cm),且淋浴區有擋水門檻(高9cm),及門口寬剩60cm,都影響便盆椅的推行進出。改造將門口門框拆除增加門寬,並剔除門口門檻,以利便盆椅進出,同時拆除淋浴區擋水門檻,改安裝截水槽以防止淋浴區的水大量外溢。 而原浴廁空間較小,便盆椅進入後迴轉空間有限,改造將現有的面盆洗臉檯更換成壁掛式面盆,並在周圍加裝面盆扶手提供支撐,同時於浴廁內及馬桶周圍有移動及起身需求處,安裝固定式扶手提供支撐。將地面的地墊移除,改施作防滑措施,降低跌倒風險。 王伯伯會乘坐輪椅外出散步就醫,而住家門口門檻約5cm不利輪椅進出,改造安裝非固定式斜坡板, 方便家屬省力推行輪椅。 王伯伯對環境中味道很敏感,有異味不易入睡,因環境改造施工過程中工程油漆等異味難免,我們使用抗菌液結合噴霧機清淨空氣中的異味,同時達到居家環境的抑菌,在看不見的環境中,真正達到最重要的健康防護,讓照護無障礙。 於改造施工過程中與持續家屬溝通,並協助家屬申請補助,在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完工後,王伯伯覺得非常滿意,不在老是擔心自己會跌倒,家人也覺得安心許多。
「爺爺,你怎麼在客廳小便?」全家因失智父親這脫序行為,都快抓狂了,已經開始研究是否要將爺爺送去安養機構。...《資料來源:康健-爸爸又隨地小便》 照顧家中失智長輩是辛苦的,當不堪負荷的時候,送到機構接受照顧就變成一個不得不的選擇。個案的蘇小姐,本身就是位身障者,面對步入失智需要被照顧的爸爸,選擇的是經營這個一輩子的家,以寬容、耐心、愛心去照護失智症長者,也照顧自己。 「所謂適合高齡者的住屋,是上了年紀身心機能衰退時,也能安心繼續居住的住屋。但這樣的住屋,必須是自幼時、壯年到老年,無論對誰都能提供最好居住感覺的家。」...《資料來源:林玉子-經營一輩子的家》 蘇伯伯八十好幾了,有高血壓、罹患失智,目前雖意識尚可,但認知持續退化,身體控制尚可,雙手扶持可以維持姿勢平衡,在外籍看護協助及助行器輔助下,可站起即短距離行走,但日常生活活動都需要外籍看護協助,日前因為新冠肺炎關係,暫停復健導致蘇伯伯體耐力下降,近期在進出浴室時被絆倒。女兒蘇小姐本身亦因疾病造成身障,需要電動輪椅輔助移行,考量居家安全,透過申請「長照2.0: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補助《更多資訊按我...》」,施作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。 住宅速口有門檻高低落差5cm,考量外籍看護需要推蘇伯伯輪椅進出,以及蘇小姐自己電動輪椅的進出,改造安裝鋁合金活動式斜坡板便利進出。 浴廁老舊,卻是全家人每天使用頻繁的盥洗空間,可是存在著一些問題:
透過浴廁的大改造,施作如下的改善,解決如上的問題:
鋪設防滑地磚,但地磚碰水總免不了施滑,為了降低使用者滑倒的風險,在地磚表面再施作防滑劑,馬上讓看護實際踩踏測試,效果一級棒! 蘇伯伯每日的盥洗,看護原本都讓蘇伯伯扶在洗臉台邊,看的蘇小姐總是擔心,在更換完洗臉台後,安裝洗臉台扶手,提供更好的支撐,蘇小姐終於不用再擔心蘇伯伯受傷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