單純的跌倒不僅導致老年人肢體傷害(如骨折或軟組織損傷)所帶來行動不便的不良後果,而爾後擔心再次跌倒的無形恐懼,更會影響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上的自信以及心理障礙。大多數老年人在跌倒後,不僅會造成即時性軀體傷害、功能的障礙以及心理的壓力;而有部份的跌倒老人,亦會害怕在未來的將來會再次發生跌倒的恐懼,因而衍生自我活動設限的心態;由於喪失獨立活動的功能,更加重老年人健康防護上的成本負擔。..《資料來源:老人跌倒原因之探討》 個案的王伯伯因慢性病史,幾次沐浴時差點跌倒的負面經驗而後拒絕至浴廁沐浴,目前只能採用床上擦澡的方式,對家屬來說,期待環境改造除了希望藉由控制與調整外在環境,增進王伯伯居家活動時之獨立性,並預防王伯伯在活動時發生意外,更重要的是,使王伯伯不再有負面心理,增進居家活動,才是真正減輕照顧者的負擔,增進照顧的便利性及安全性。 王伯伯80歲,高血壓、腦中風、眼睛黃斑部病變視力模糊、重聽等病史,因之前跌倒致股骨骨折接受復位固定手術,出院後因疼痛及離床跌倒的負面經驗導致臥床居多,目前持續接受復健,家屬希望能於家中環境便利照顧及至浴廁沐浴,增加離床活動的機會。於申請「長照2.0: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補助《更多資訊按我...》」,綜合評估師與我們實務上建議如下改造: 照顧王伯伯有乘坐便盆椅從臥房至浴廁沐浴的需求,但臥房為架高和室地板,不便於便盆以推行。故改造拆除臥房架高式和室地板、移除臥室內木製桌面及衣櫃,增加臥房空間。 沐浴時,王伯伯必須乘坐便盆椅進入浴廁,但室門口門檻(高5cm),且淋浴區有擋水門檻(高9cm),及門口寬剩60cm,都影響便盆椅的推行進出。改造將門口門框拆除增加門寬,並剔除門口門檻,以利便盆椅進出,同時拆除淋浴區擋水門檻,改安裝截水槽以防止淋浴區的水大量外溢。 而原浴廁空間較小,便盆椅進入後迴轉空間有限,改造將現有的面盆洗臉檯更換成壁掛式面盆,並在周圍加裝面盆扶手提供支撐,同時於浴廁內及馬桶周圍有移動及起身需求處,安裝固定式扶手提供支撐。將地面的地墊移除,改施作防滑措施,降低跌倒風險。 王伯伯會乘坐輪椅外出散步就醫,而住家門口門檻約5cm不利輪椅進出,改造安裝非固定式斜坡板, 方便家屬省力推行輪椅。 王伯伯對環境中味道很敏感,有異味不易入睡,因環境改造施工過程中工程油漆等異味難免,我們使用抗菌液結合噴霧機清淨空氣中的異味,同時達到居家環境的抑菌,在看不見的環境中,真正達到最重要的健康防護,讓照護無障礙。 於改造施工過程中與持續家屬溝通,並協助家屬申請補助,在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完工後,王伯伯覺得非常滿意,不在老是擔心自己會跌倒,家人也覺得安心許多。
過半數高齡者常在居家住所發生意外事故,其中以跌倒為大宗;在我們施作無障礙案例中,居家跌倒大多是因為居家環境地面濕滑而滑倒。 沐浴是件享受的事,能夠自主行動的長輩,通常沐浴時是放鬆的,最危險的地方莫過於浴室走出門口的地方,因為有門檻高低差,心情放鬆加上沒有抓握支撐,濕滑的腳底一跨階踩到門口地磚,如果沒有做好防滑措施,一不小心撲通就滑倒了。 由家人或看護照護沐浴的長輩,通常是讓長輩在便盆椅上完成沐浴,而更危險的是由便盆椅上抱起長輩時,因地面濕滑重心不穩,看護或家人抱著長輩一起滑倒,這時更嚴重。 蔣伯伯與家人同住在透天厝,雙膝退化已不像從前可以輕鬆爬樓梯,因臥房與浴廁都在二樓,家人貼心安裝電動升降椅讓蔣伯伯方便自主生活行動,所以每日盥洗都是由蔣伯伯自己自主完成。但日前才發生,蔣伯伯洗完澡由浴室走出來時,雖然有穿拖鞋,在跨出門口時,踏上地磚不小心滑倒造成受傷,對於洗澡這件事蒙上了陰影,家人更是擔心同樣的事情再發生。 接獲家人通報施工,我們在浴廁地磚施作「地板隱形防滑劑」:由台灣生產製造,防滑劑本身為透明水性,塗抹在地磚表面時,會形成無數個隱形奈米防滑孔,遇水時產生「真空吸盤效應」進而增加「地面摩擦係數」達到防滑效果,正常保養使用可維持防滑效果1至3年。 除了於浴室內部地磚施作防滑,同時也在門口的地磚施作,施作完成讓家人體驗防滑效果一級棒,降低蔣伯伯沐浴後的滑倒風險。 除了最重要的地板防滑,於蔣伯伯沐浴的空間安裝沐浴時提供抓握支撐的水平扶手,以及進出浴室門口提供支撐的垂直扶手,完整的防護安全,減少家人的擔心。
|
照護誌
使用高品質輔具,提升照護品質,居家照護無障礙 月份
四月 2025
分類
全部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