衛浴空間常有水氣與濕滑,因此挑選合適的地磚非常重要。除了考量美觀外,更應注重防滑安全性。尤其是對於有老人和小孩子的家庭來說,選擇防滑性好的地磚可以有效防止滑倒事故的發生。 案主的長輩即將出院回到家中,為了突然倒下的長輩,家人忙裡忙外要先將照護需要的東西備齊,其中當然包括進行無障礙環境改善。南部地區許多透天厝一樓通常有預留好孝親房,不然就是有小空間進行隔間當作照護使用,不過都會面臨浴廁空間上的障礙,諸如門檻、空間過小無法推便盆椅進出等,說穿了改善浴廁就是想辦法在小空間中完成如廁、盥洗、沐浴活動。 當然最最最重要的是,家中長輩的跌倒意外十之八九都來自濕滑的地面,所以改善浴廁首重之要,就是處理好地面的防滑,因為長輩可能因為地面濕滑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,就算有看護照顧,都有可能看護抱著扶著長輩一起滑倒造成傷害。 原本的空間有如下問題:(1).占面積的檯面式面盆、(2).無法推便盆椅進去的乾濕分離、(3).因為後方有柱子而突出的馬桶,如上都讓浴廁的空間變小,(4).門檻擋住了便盆椅的進出、(5).遇水會濕滑的地磚。如上種種不便,讓照顧長輩生活產生了問題。 在泥做作業進行前,先將檯面面盆拆除, 因為要把馬桶改為貼進去柱子邊的牆壁內,所以要進行糞管的改管作業,如此泥做的前置作業搞定。 先將不用的乾濕分離拆除,再將地面磁磚打掉,因為已經不是舊的配置(分為水區跟非水區),整個平面重做新洩水坡度,所以用泥漿打底作新的洩水平面,接續作業貼上防滑地磚,門口的門檻一併處理施作緩坡,好讓便盆椅容易進出。 待地面完成後,進行衛浴設備及扶手+拉門安裝,考慮對應的盥洗、如廁、沐浴活動安裝對應提供支撐的扶手。拉門使用較百頁拉門耐用的壓克力拉門。馬桶內縮靠牆後,前方加大了些空間,拿掉檯面面盆改為壁掛式面盆空間更大了,如上讓推便盆椅進出更加方便。 這個冬天很冷,三月了還這麼冷,長輩最怕的是洗澡後溫差過大產生不舒適,所以在不考慮安裝三合一暖風扇下,浴霸燈就是一個經濟且容易安裝的選擇,一開燈馬上溫暖空間。 本案的重點在於地面的親水防滑地磚,表面獨家特殊防滑釉料遇濕更防滑,實際以儀器測量,地面有水的情況下防滑係數平均在標準0.5以上的0.6多,有良好的防滑效果。
跌倒是 65 歲以上老人事故傷害住院的主因,通常是未注意室內環境,發生在轉位(例如從坐到站)、爬樓梯、障礙物絆倒、遇濕滑倒等等造成。為預防跌倒事件發生,上下樓梯的衛教通常有如下重點: 1. 樓梯要有扶手,階設計適當邊緣明顯線條光充足。 2. 若使用手杖行走,上下樓梯時優先使用樓梯扶手支撐。 3. 無樓梯扶手時,或非較有力氣的肢體則可以使用下方式上。 南部許多透天厝,可能是因為怕淹水的關係,一樓的地面常會架高設計,架高後的地面跟外面地面就會存在高低差,如此一來就會在通往室內外的空間設計幾階的樓梯,而這種樓梯通則是相對寬且邊旁沒有牆壁,在相對寬又無牆壁的距離下,上下樓梯時如果沒有抓握的東西,對於長輩來說,有潛在性的跌倒風險。 案主家的後門,門外連接的空間為車庫,所以常從這進出,只是總共五階樓梯的高低差大約足約90cm,每次長輩走上走下,有一邊沒有扶手或欄杆,總是讓家屬擔心,萬一不小心沒踩穩跌下來,受傷總免不了。 要在沒有牆壁邊的樓梯安裝扶手,需要立柱腳支撐,本案例一端有牆壁可固定,延伸的扶手部分便需要以立炷固定於地面上,固定的方式可以選擇打釘在地面上,只是因為長期搖晃久了或地震影響,立柱部分會產生鬆動搖晃。所以本案例以地面洗孔,將立柱以水泥固定於地面下,經驗上相對較持久穩固。 安裝好的立柱扶手,讓長輩在上下樓梯的時候,可以抓握一邊支撐,就算不小心沒踏穩,有可以當欄杆依靠,家屬放心許多。
|
照護誌
使用高品質輔具,提升照護品質,居家照護無障礙 月份
四月 2025
分類
全部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