過半數高齡者常在居家住所發生意外事故,其中以跌倒為大宗;在我們施作無障礙案例中,居家跌倒大多是因為居家環境地面濕滑而滑倒。 沐浴是件享受的事,能夠自主行動的長輩,通常沐浴時是放鬆的,最危險的地方莫過於浴室走出門口的地方,因為有門檻高低差,心情放鬆加上沒有抓握支撐,濕滑的腳底一跨階踩到門口地磚,如果沒有做好防滑措施,一不小心撲通就滑倒了。 由家人或看護照護沐浴的長輩,通常是讓長輩在便盆椅上完成沐浴,而更危險的是由便盆椅上抱起長輩時,因地面濕滑重心不穩,看護或家人抱著長輩一起滑倒,這時更嚴重。 蔣伯伯與家人同住在透天厝,雙膝退化已不像從前可以輕鬆爬樓梯,因臥房與浴廁都在二樓,家人貼心安裝電動升降椅讓蔣伯伯方便自主生活行動,所以每日盥洗都是由蔣伯伯自己自主完成。但日前才發生,蔣伯伯洗完澡由浴室走出來時,雖然有穿拖鞋,在跨出門口時,踏上地磚不小心滑倒造成受傷,對於洗澡這件事蒙上了陰影,家人更是擔心同樣的事情再發生。 接獲家人通報施工,我們在浴廁地磚施作「地板隱形防滑劑」:由台灣生產製造,防滑劑本身為透明水性,塗抹在地磚表面時,會形成無數個隱形奈米防滑孔,遇水時產生「真空吸盤效應」進而增加「地面摩擦係數」達到防滑效果,正常保養使用可維持防滑效果1至3年。 除了於浴室內部地磚施作防滑,同時也在門口的地磚施作,施作完成讓家人體驗防滑效果一級棒,降低蔣伯伯沐浴後的滑倒風險。 除了最重要的地板防滑,於蔣伯伯沐浴的空間安裝沐浴時提供抓握支撐的水平扶手,以及進出浴室門口提供支撐的垂直扶手,完整的防護安全,減少家人的擔心。
「爺爺,你怎麼在客廳小便?」全家因失智父親這脫序行為,都快抓狂了,已經開始研究是否要將爺爺送去安養機構。...《資料來源:康健-爸爸又隨地小便》 照顧家中失智長輩是辛苦的,當不堪負荷的時候,送到機構接受照顧就變成一個不得不的選擇。個案的蘇小姐,本身就是位身障者,面對步入失智需要被照顧的爸爸,選擇的是經營這個一輩子的家,以寬容、耐心、愛心去照護失智症長者,也照顧自己。 「所謂適合高齡者的住屋,是上了年紀身心機能衰退時,也能安心繼續居住的住屋。但這樣的住屋,必須是自幼時、壯年到老年,無論對誰都能提供最好居住感覺的家。」...《資料來源:林玉子-經營一輩子的家》 蘇伯伯八十好幾了,有高血壓、罹患失智,目前雖意識尚可,但認知持續退化,身體控制尚可,雙手扶持可以維持姿勢平衡,在外籍看護協助及助行器輔助下,可站起即短距離行走,但日常生活活動都需要外籍看護協助,日前因為新冠肺炎關係,暫停復健導致蘇伯伯體耐力下降,近期在進出浴室時被絆倒。女兒蘇小姐本身亦因疾病造成身障,需要電動輪椅輔助移行,考量居家安全,透過申請「長照2.0: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補助《更多資訊按我...》」,施作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。 住宅速口有門檻高低落差5cm,考量外籍看護需要推蘇伯伯輪椅進出,以及蘇小姐自己電動輪椅的進出,改造安裝鋁合金活動式斜坡板便利進出。 浴廁老舊,卻是全家人每天使用頻繁的盥洗空間,可是存在著一些問題:
透過浴廁的大改造,施作如下的改善,解決如上的問題:
鋪設防滑地磚,但地磚碰水總免不了施滑,為了降低使用者滑倒的風險,在地磚表面再施作防滑劑,馬上讓看護實際踩踏測試,效果一級棒! 蘇伯伯每日的盥洗,看護原本都讓蘇伯伯扶在洗臉台邊,看的蘇小姐總是擔心,在更換完洗臉台後,安裝洗臉台扶手,提供更好的支撐,蘇小姐終於不用再擔心蘇伯伯受傷。
「預防勝於治療」,如果住屋在建造時就能做好無障礙的考量設置,會比事後做修改來的經濟與便利。如在選購住屋時,盡可能選擇室外與公設空間已符合無障礙設計的住屋,如設有電梯、大門無障礙斜坡等。在翻新或裝潢住屋時,亦須考慮無障礙設計原則,讓住屋可以在不論是健康或是衰老時都可調整適用居住的「終身住宅」。 居家無障礙改善部分與建築物硬體設施有關,藉由了解使用者生理能力,察覺居家危險因子,改變擺設或環境調整、使用輔具、及行為改變等,都有助於增進使用者居家生活的便利性與安全性。除考慮居家環境的機能與安全性外,提供使用者/高齡者溫馨、家的感覺,與適當的心理支持,才是真正建構一個舒適、便利、安全,有尊嚴的居家照護環境。 吳先生,正值中壯年,患有帕金森症,動作控制能力退化,於家中時常跌倒,總是讓家人擔心。目前吳先生持續復健與接受體適能訓練,上下肢功能及肌力、坐姿與站姿平衡尚可,於家中使用助行器站起與行走,考量因步態不穩,家中空間狹窄處助行器難以通行,所以吳太太申請長照補助施作無障礙環境改善措施,協助提升居家安全性。整理現況問題如下:
在改善過程中,除協助吳家申請長照補助外,也持續與吳先生及吳太太溝通。在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完工後,吳太太覺得很滿意,不再擔心吳先生自己會跌倒,家人也覺得安心許多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