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部多透天厝,常常一樓會作為商業店面使用,當長輩生病需要長期照護時,一樓不再做店面使用,便可改造成為照護空間。改造照護空間的考量重點,主要是無障礙進行每天生活起居活動:首先是如廁、盥洗活動,需要寬敞的空間,現在長輩可以攙扶走路進去浴廁,將來都可能退化到要推便盆椅進出,伴隨進行這些活動所需要的扶手提供支撐。還有休憩活動的房間空間,重點是溫馨溫馨溫馨,讓長輩的餘日過的溫暖。 案例中住屋的一樓原為商業用店面,目前長輩因生病住院,出院後想要接回家中照護,原生活空間在二、三樓,因為長輩目前處於偏癱狀況,上下樓極不方便,考量到要經常往返醫院、復健,原本的店面也不再營業,所以想要把店面空間改造成便利照護的無障礙空間。 原有的一樓店面空間,拆除大部分裝潢後,形成了長方形空間,而在一樓後方空間,原為堆放雜物使用,含著一間小廁所。與家屬討論,長輩出院後預計在一樓作生活起居照護,而進行如下改善:
要改造成浴室的的後方空間,因為有鐵窗,先進行封板,形成封閉的空間,以便之後泥作作業。 一樓空間進行輕隔間搭建,搭配既存的裝潢牆,打造出照護房間的空間。 於改造的浴廁空間內,拆除原本的小廁所,廁所牆壁需要打除,擴大整個浴廁空間。 打除牆壁後的整個長方形空間,接續進行搭建輕鋼架天花板,至此改造的浴廁空間已成形。 改建的浴廁,需要進行配管,需要配面盆與淋浴的冷熱水管、及排水管,因為要安裝儲熱式熱水器,也需要配進、出水管路及電線管路。同時地面要安裝截水槽,也需配地面排水管。 所有管路配完成後,接續進行泥作打底,將所有牆壁與地面進行打底,以便後續貼磚作業。 從牆壁到地面進行貼磚,貼完磚後的浴廁煥然一新。地面使用防滑地磚,降低滑倒風險。 接續安裝面盆、馬桶、熱水器、抽水馬達等衛浴設備。 舊屋進行重新配電,新牽熱水器電線迴路,也進行舊線更換,包含牆壁插座、電燈迴路、浴廁迴路等,提升用電安全。 最後安裝浴廁的無框式橫拉門,完成後的浴廁,增大了空間,也考量到日後推便盆椅進出盥洗,增進照護便利。 輕隔間隔出來的房間,經過油漆粉刷,鋪上地板後,擺入家具,照護格外溫馨。
國內研究指出,長輩接受長期照護時間平均達8年以上,耗費500萬以上。如果現有環境不符照護需求,可以有的選擇是:改買新房做照護屋、或送機構照護,如上都需要長期花費,另一選擇是以些許費用將目前環境改善成適合照護的環境。所以在長達8年以上的照護時間,花費些許費用改造環境便利於照護,是照護上最重要的第一步。 案主因心血管疾病目前住院治療,出院後預計請看護照護,目前也進行外籍看護的申請,接續而來的長期照護馬上面臨照護環境問題,原案主生活起居在二、三樓,之後必須改為一樓為主,而目前一樓作為車庫停車,也沒有浴室廁所可使用,所以需要進行環境改造。 南部很多透天厝是深長的格局,一樓不一定有廁所。本案例因長輩目前住院醫病,案家希望在接回案主前將一樓更改為照護房,雖然一樓沒有廁所,但後院地面有預留糞管口、也有自來水出口,所以可以改造成浴廁,便利照護長輩。原一樓牆壁有些地方已有根深蒂固的壁癌需要一併處理。 首先進行配管,浴廁改造最重要是冷、熱水及排水,跟案家討論好後於預定位置開始配置管路,打牆打地配管最重要的是專業經驗,因為初期沒有配置好待之後泥作上去都很難更改了。 與配管同時可進行隔間作業,隔間使用輕隔間,好處是工期短、好施作、將來容易拆除。案家預計將一樓隔為內外空間,所以需要一道隔間牆。後院原為鐵皮屋空間,於水泥牆往上延伸需進行封板才能形成平整牆壁才可施作泥作,封板間隙內用岩棉填縫吸熱隔音,搭配輕鋼架天花板好配置電線及設備,浴廁空間隨即出現。 泥作作業前需要先進行拆除作業,包含鐵門窗、門框、門檻、牆壁打粗等,原門口上方需填磚砌牆,拆除清運完成,再接續進行泥作作業。 先用泥漿打粗底使牆壁平整,乾固後接續貼壁磚,近三坪的空間牆壁約有十坪須貼磚,貼磚需要專業經驗與耐心,完成品才會漂亮平整。 壁磚完成接續地磚作業,因案家希望隔開濕水區,故施作擋水門檻,需要計算好高度,才能於之後鋪設斜坡磚給便盆椅進出。門口門檻打除後以抿石子斜坡彌平高低差。泥作完成後,浴廁已然成形。 水電師傅進場進行配線,包括220V與110V電線、安裝浴燈與靜音排風扇、安裝馬桶與面盆。原案佳僅二樓以上有熱水管路,所以一樓要有熱水最簡單就是安裝電熱水器,預計有案主跟看護兩人使用,所以使用儲熱式電熱水器,搭配好抽水馬達,這間浴廁很好用了。 關城中最耗時的便是油漆作業,有壁癌的地方需要配合隔間先行處理,壁癌治本方法式找出漏水源改善,治標方法則是清創表面後用防水漆封底,使水不在由同地方冒出。 新建板材要進行油漆前需要補平,由於板材間隙過大則先以AB膠填縫,填縫完成後進行補土,補土乾固後研磨,接續上漆,漂亮的牆面就出來了。油漆作業最需要耐心與技術,才能讓上漆完的表面就像少女的皮膚一樣光滑漂亮。 在照護上如廁與盥洗部份,依案主狀況裝設會使用到的扶手提供支撐。由於案主都是由看護推便盆椅照護,所以於需要重力抓握扶持處安裝扶手。 隔間當然需要門口進出,門口部份安裝無框式橫拉門,門片材質使用發泡板材製作耐濕防水,搭配貼皮整個質感提升,外門口考慮電動床進出,浴廁門口考慮輪椅、便盆椅進出。 浴室內隔絕水區後,最重要的便是安裝乾濕分離,依照案家選擇加裝擋水玻璃,需要考慮高度與寬度於安全強度內施做,不能做太大太高避免玻璃有破碎風險。
南部很多透天厝,尤其是屋齡超過30、40年的老舊房屋,通常1樓設計為客廳使用,原本長輩的臥房都在2、3樓,但是當長輩生病需要照護時,面臨1樓沒有孝親房好使用。這時可進行住宅改修打造孝親房,最重要的是融入無障礙的設計,例如:去除高低差便利受照護者與輪椅行進、改變門片與門口拓寬好進出輪椅與便盆椅、鋪設止滑地板材質提升安全、衛浴改造便利如廁與盥洗等等。所謂無障礙改善,並不是全部打掉重建的大工程,而是基於既有設施進行改造改善以便利照護,最重要是跟家屬溝通基於預算與時程,打照溫馨的照護環境,讓長輩舒適的被照護。 案主長輩因腦中風目前已於醫院治療,治療完成先至護理之家休養,目前正申辦外籍看護,待看護進來時就會把長輩接回來照護。因為原老屋無法於一樓便利照護,故利用這段時間進行無障礙改善,同時想給長輩溫先的環境安養天年。 與案主勘察實際環境及討論後,預計進行如下的改善:
首先進行泥作前打除作業,包含拆除面盆與馬桶、門檻剔除以施作緩坡、門口拓寬便利便盆椅進出、浴缸拆除空出淋浴空間、地面牆壁配管預先鑿溝,最後打掃清運廢棄物。 水電師傅進行配管作業:因地面要鋪設截水槽,故須於對應處配置排水管;原淋浴龍頭更改位置,且新增安裝面盆,所以修改冷熱水管配置;安裝馬桶處修改糞管好安裝增高式馬桶。 接續進行泥作作業,先上泥作粗底,待乾固後進行貼磚,原則上牆壁採用原尺寸顏色相近的壁磚,視覺上較整體;地面著重防滑效果,施作防滑地磚,於對應處配置截水槽。浴缸拆除後,浴廁空間增大。 剔除連接室內外的門檻,內外地面高低差約20cm,以抿石子方式施作固定式坡道,便利輪椅進出且有良好止滑效果。 進行衛浴設施安裝,包含增高式馬桶、面盆與龍頭、淋浴龍頭,更換排氣扇及小風扇、浴鏡等。原通道上的面盆阻礙便盆椅進出已拆除,安裝面盆於新配管處。 同時進行客廳改造作業,將客廳內物品收拾搬移,無法搬移的電視櫃進行拆除,原客廳地面存在高低差達13cm,以木作方式架高地板連接門口通道與浴廁通道地面,包覆地面鋪設防潮布,減低水氣腐蝕,提高木作地面使用壽命。 搞定地面後,接續進行輕隔間作業,包含包覆天花板與打造隔間牆,當輕隔間完成後,房間已然成形。為加強通風安裝活動窗戶;為便利店電動床進出,門口淨寬設計為120cm。 繼續進行油漆作業,因為輕隔間為新版材,需先使用AB膠填縫,接續進行補土與研磨表面,接著上底漆與面漆,完成後的表面如少女皮膚般光滑。挑選油漆的顏色都建議採用看起來溫馨的暖色系。 待隔間、牆面、油漆都完成後,最後鋪設止滑耐磨地板,安裝無框式橫拉門,照護空間大功告成,更換LED照明後,溫馨感完全出來。
|
照護誌
使用高品質輔具,提升照護品質,居家照護無障礙 月份
四月 2025
分類
全部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