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部多透天厝,常常一樓會作為商業店面使用,當長輩生病需要長期照護時,一樓不再做店面使用,便可改造成為照護空間。改造照護空間的考量重點,主要是無障礙進行每天生活起居活動:首先是如廁、盥洗活動,需要寬敞的空間,現在長輩可以攙扶走路進去浴廁,將來都可能退化到要推便盆椅進出,伴隨進行這些活動所需要的扶手提供支撐。還有休憩活動的房間空間,重點是溫馨溫馨溫馨,讓長輩的餘日過的溫暖。 案例中住屋的一樓原為商業用店面,目前長輩因生病住院,出院後想要接回家中照護,原生活空間在二、三樓,因為長輩目前處於偏癱狀況,上下樓極不方便,考量到要經常往返醫院、復健,原本的店面也不再營業,所以想要把店面空間改造成便利照護的無障礙空間。 原有的一樓店面空間,拆除大部分裝潢後,形成了長方形空間,而在一樓後方空間,原為堆放雜物使用,含著一間小廁所。與家屬討論,長輩出院後預計在一樓作生活起居照護,而進行如下改善:
要改造成浴室的的後方空間,因為有鐵窗,先進行封板,形成封閉的空間,以便之後泥作作業。 一樓空間進行輕隔間搭建,搭配既存的裝潢牆,打造出照護房間的空間。 於改造的浴廁空間內,拆除原本的小廁所,廁所牆壁需要打除,擴大整個浴廁空間。 打除牆壁後的整個長方形空間,接續進行搭建輕鋼架天花板,至此改造的浴廁空間已成形。 改建的浴廁,需要進行配管,需要配面盆與淋浴的冷熱水管、及排水管,因為要安裝儲熱式熱水器,也需要配進、出水管路及電線管路。同時地面要安裝截水槽,也需配地面排水管。 所有管路配完成後,接續進行泥作打底,將所有牆壁與地面進行打底,以便後續貼磚作業。 從牆壁到地面進行貼磚,貼完磚後的浴廁煥然一新。地面使用防滑地磚,降低滑倒風險。 接續安裝面盆、馬桶、熱水器、抽水馬達等衛浴設備。 舊屋進行重新配電,新牽熱水器電線迴路,也進行舊線更換,包含牆壁插座、電燈迴路、浴廁迴路等,提升用電安全。 最後安裝浴廁的無框式橫拉門,完成後的浴廁,增大了空間,也考量到日後推便盆椅進出盥洗,增進照護便利。 輕隔間隔出來的房間,經過油漆粉刷,鋪上地板後,擺入家具,照護格外溫馨。
透天厝的房子,常常在一樓通往二樓下方的樓梯空間都會設計成廁所,當年紀大長輩爬不動樓梯,自然改生活在一樓接受照顧,這時一樓的小廁所就要兼顧盥洗功能,所以改善一樓的廁所通常都遇到相同問題:空間不大、有門檻、門片影響進出...等,所以如何在有限制的空間條件加上預算考量,進行改善便利照護,需要經驗。 案主的透天厝,一如往常在樓梯下方就是間小小廁所,肩負著長輩如廁、盥洗,加上外籍看護的生活使用,裡面已經改善如廁與盥洗功能,唯獨外開的門片影響進出。 案主一樓的廁所位於通往車庫的通道上,外開設計的門片著實影響便盆椅行進與進出廁所。最簡易的改善方式是拆掉門片,在不破壞門框下,與門外面安裝軌道吊百頁拉門,待日後不使用了,只需移除軌道,牆面補補土再油漆,再掛回門片即可恢復原門。 傳統式百頁拉門安裝容易,價格較便宜,但是使用一段時間後,頁片間的軟膠條慢慢脆化裂開,就需要更換,且頁片較小較軟,如安裝壓克力玻璃,邊緣也容易裂開。 壓克力拉門,頁片間使用卡扣方式組合,非為軟性膠條,使用上對比軟式百頁拉門相對耐用,且頁片較大材質較堅硬,挖洞安裝半透明壓克力玻璃較堅固。
無障礙廁所盥洗室如提供輪椅乘坐者、使用拐杖助行器者,及高齡者使用,其重點在安全與便利。首先進入浴廁不得有高低差,地面應平整、防滑。因為搭配輪椅使用,使用空間也是重點。盥洗使用的龍頭與面盆需考慮便利、如廁使用的馬桶需考慮移位。有些家中的浴廁較狹小,改善的原則為盡量在有限空間內,增進便利使用。 案主本身行動不便需乘坐輪椅生活,之前已將主浴室進行改善,接續改善臥房內的浴室,目前的障礙有:門檻造成進出不便、門口狹窄不便輪椅進出,空間狹小。浴廁改善需考慮案主以輪椅進出使用,在有限空間內進行改善,便利如廁盥洗。 與案主討論後,預計進行如下改善:
除了 打除原地磚外,因為要安裝截水槽,所以必須要打溝配置排水管,同時拆除門框以增大淨寬,惕除門檻改為緩坡。 打底好的地面,接續施作防水層,塗佈彈泥完成一底塗兩面塗,需靜置待乾固方進行泥作貼磚。 先以泥作打底地面,抓好洩水坡度,再行鋪設防滑地磚,門口以抿石子施作緩坡增加止滑。 接續安裝面盆、增高式馬桶、大流量淋浴龍頭、面盆扶手與馬桶扶手。 門口改為橫向壓克力拉門,相對不佔空間,可以開到全開增加門口淨寬。
|
照護誌
使用高品質輔具,提升照護品質 月份
三月 2025
分類
全部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