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部多透天厝,常常一樓會作為商業店面使用,當長輩生病需要長期照護時,一樓不再做店面使用,便可改造成為照護空間。改造照護空間的考量重點,主要是無障礙進行每天生活起居活動:首先是如廁、盥洗活動,需要寬敞的空間,現在長輩可以攙扶走路進去浴廁,將來都可能退化到要推便盆椅進出,伴隨進行這些活動所需要的扶手提供支撐。還有休憩活動的房間空間,重點是溫馨溫馨溫馨,讓長輩的餘日過的溫暖。 案例中住屋的一樓原為商業用店面,目前長輩因生病住院,出院後想要接回家中照護,原生活空間在二、三樓,因為長輩目前處於偏癱狀況,上下樓極不方便,考量到要經常往返醫院、復健,原本的店面也不再營業,所以想要把店面空間改造成便利照護的無障礙空間。 原有的一樓店面空間,拆除大部分裝潢後,形成了長方形空間,而在一樓後方空間,原為堆放雜物使用,含著一間小廁所。與家屬討論,長輩出院後預計在一樓作生活起居照護,而進行如下改善:
要改造成浴室的的後方空間,因為有鐵窗,先進行封板,形成封閉的空間,以便之後泥作作業。 一樓空間進行輕隔間搭建,搭配既存的裝潢牆,打造出照護房間的空間。 於改造的浴廁空間內,拆除原本的小廁所,廁所牆壁需要打除,擴大整個浴廁空間。 打除牆壁後的整個長方形空間,接續進行搭建輕鋼架天花板,至此改造的浴廁空間已成形。 改建的浴廁,需要進行配管,需要配面盆與淋浴的冷熱水管、及排水管,因為要安裝儲熱式熱水器,也需要配進、出水管路及電線管路。同時地面要安裝截水槽,也需配地面排水管。 所有管路配完成後,接續進行泥作打底,將所有牆壁與地面進行打底,以便後續貼磚作業。 從牆壁到地面進行貼磚,貼完磚後的浴廁煥然一新。地面使用防滑地磚,降低滑倒風險。 接續安裝面盆、馬桶、熱水器、抽水馬達等衛浴設備。 舊屋進行重新配電,新牽熱水器電線迴路,也進行舊線更換,包含牆壁插座、電燈迴路、浴廁迴路等,提升用電安全。 最後安裝浴廁的無框式橫拉門,完成後的浴廁,增大了空間,也考量到日後推便盆椅進出盥洗,增進照護便利。 輕隔間隔出來的房間,經過油漆粉刷,鋪上地板後,擺入家具,照護格外溫馨。
|
照護誌
使用高品質輔具,提升照護品質 月份
三月 2025
分類
全部
|